从《纸嫁衣》到《烟火》,国产"恐怖游戏"正当其时
一、“恐怖游戏”的介绍
人类的第一种情感——恐惧。
从近些年开始,算是迎来了“恐怖“类型游戏的新热潮,在各大主流平台上经常会看到恐怖游戏的影子,从早年风靡B站的日式RPG《魔女之家》、《ib》,到只能逃跑的爆款《逃生》系列、大作《寂静岭》、还有成功变回恐怖游戏的《生化危机7》。
从2017年开始,算是恐怖游戏的热度颇高的年代,而国产恐怖类型的游戏也逐渐开始冒头。无论是手游《纸嫁衣》还是由单人制作的《烟火》,似乎国内的风情民俗更适合渲染心理恐惧。
《烟火》
首先,恐怖游戏和喜爱恐怖电影的群体有着一样的想法,追求的都是恐怖游戏所带来的刺激感与代入感,但又不同于恐怖电影,有着“旁观者”和“当事人”的区别。有部分玩家总爱说着恐怖游戏不再有那么多受众了,开始走下坡路了,但从未考虑过这类游戏它本身就是小众的。
仅有恐怖氛围也并不能让这群玩家们满意,例如《生化危机3》在恐怖游戏中设置大量的枪战升级元素,那此类型爱好者看来它就并不属于恐怖游戏。在2017年发行的《生化危机7》卡婊则是选择将恐怖氛围拉满,在减少了战斗元素的同时,还增加游戏故事的衔接与代入。
不可否认它最后是成功的,从恐怖游戏的销量来看,能做到百万级别已经算是非常厉害的了。
《生化危机》
二、国产“恐怖游戏”正当其时
刚才提到了,中国的民俗文化下更适合产出“恐怖游戏”,我们拥有很多脑洞大开的民间奇异故事,而且东方民俗文化更加细腻,相信因果报应轮回,非常适合心理恐惧。
目前也制作出了一些人气颇高的国产佳作,接下来让我们来聊聊热度较高的几个作品。
《纸人》
《纸人》讲述的是置身于无人古宅寻找女儿的故事,游戏开头的第一句话便是“你终于回来了”
而这款游戏中的设定是非常符合国产恐怖游戏特性的,游戏中含有大量的中国民俗元素,如“鬼打墙”“烧纸钱”“符纸”等,很像是爷爷奶奶辈讲的鬼故事。
《港诡实录》
而《港诡实录》则是一款以香港现代与古代结合的游戏,并且融合了许多本地的民间传说与真实案件,在游戏中也能看到许多老香港的建筑,总得来说恐怖氛围做的非常棒,贴脸杀也是经常出现。
“佳慧”也是你那段时间的噩梦吗?
《纸嫁衣》
纸嫁衣作为一款免费手游,是一款多图片形式的恐怖解密游戏,它面向的群体更加广泛,同时恐怖氛围没那么强;上手的难度也偏低,但当然解密合理,剧情通顺这些是游戏的必需品,其中一些恐怖元素仅仅用贴脸、音效也是可以接受的。
国产恐游还有许多,像《夜嫁》、《孙美琪悬案》系列都属于佳作,并且在翻阅资料时发现,多数国产恐游佳作一部就可以聊一篇帖子,举例《纸人》此款游戏中设置的小细节,道具与故事甚至于场景的构造都可深究。
国产恐游一向对于“因果轮回”的塑造更加具有深意,类似于“冤有头债有主”、“自作孽不可活”之类的古话,经常能在游戏剧情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这就是佳作,它会带着玩家进入一种深度的沉浸式体验,中式恐怖也逐渐找到了自己的特性,氛围感十足和大多数都逃脱不掉的“悲情”故事结局。
没人能拒绝唢呐的浪漫。
三、“东方恐怖”与“西方恐怖”
“Jump scare是恐怖游戏中最低级但却最实用的手法”
美式的恐怖大作从《生化危机》开始,到大部分的恐怖系列佳作,诸如《逃生》、《森林》等,最有代表性就恐怖源泉为“大怪物”。强烈的压迫感,追逐战的刺激,感官上是纯粹的视觉惊悚,这种类型的设计对拥有“巨物恐惧症”的患者,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而日式恐怖可以说是大部分人的童年阴影,在日式文化中就有“怪谈”系列的文学作品,而这些也塑造出了知名的鬼怪角色,例如:“伽椰子”“裂口女”“贞子”等,并且每个角色都有段悲惨的往事。但无论如何,在正常审美下都是难以接受的形象,难免不让人觉得掉san值,更为恐怖的是,这些鬼怪通常都是无差别攻击的模式。
日式恐怖游戏《零》
恐惧感所带来的心理和生理上的刺激一直是备受恐怖游戏玩家追捧的,往往我们会被贴脸杀吓到,但心理恐惧却让我们久久无法忘怀,也我们是俗称的“后劲大”
那么如果做到结合呢?《寂静岭》就是这样一款值得被细说的作品。它做到了渲染心理恐惧的同时,还融入了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表世界、里世界),制造出大量的视觉冲击,而那些道具掉落的声音、主角急促的喘息、机械噪音等,这些巧妙音效的设计,无疑的是将玩家一步步逼进死胡同里。
前面我们提到了,在恐怖中穿插别的游戏元素,会导致恐怖氛围变低,就像同是打“大怪物”的游戏一样,为何《寂静岭》比《生化危机》更能代表恐怖游戏,原因一目了然,《寂静岭》整体的剧情更加的着墨于人性中的压抑、病态、阴暗,它能挖掘到玩家内心中更深层面的东西,那个困住主角的寂静岭是否也存在于你我,任何一个人的噩梦中?
在是神作的同时,也导致了它的玩家群体更加小众。
不得不承认《生化危机》的销量与群体划分更加成功,而现在《寂静岭》的后作也让人唏嘘。
《寂静岭》
四、鱼龙混杂的“恐怖圈”也开始套路化
恐怖元素不会成为垃圾游戏的遮羞布。
“好像加上一些恐怖元素,就可以将那些无聊的剧情变得刺激”
近些年国产恐怖游戏仿佛是找到了“财富密码”,光是类似《纸嫁衣》的国产手游一抓一大把。剧情三观不正,解密不合理,只为做噱头甚至于夹带私货的游戏比比皆是,想方设法地让玩家点广告。一部剧情不通顺的游戏玩下来就像看了一部恐怖烂片,看完只会让人骂骂咧咧。
光吓人可不够玩家为此款游戏而买单,剧情永远是一部作品的优先选择,是核心,毕竟对于制作出恐怖游戏的作者来说,最恐怖的事情是真的把吓到人了,然后拒绝这款游戏。
这么看来这群玩家都是有些“难搞”,太吓人不行,不吓人更不行。
但当剧情做足了,对玩家有了充分的吸引感,这个问题不就是迎刃而解,那些剩下的“世界观、代入感、身临其境、恐怖氛围”都将变成锦上添花。
五、仅仅“猎奇”不能概括玩家群体
受众群体小众,也并不能代表他们奇异。
早年的名著《聊斋》、《山海经》怪谈恐怖类型的文学作品非常受追捧。例如近期爆火的恐怖文学作品《动物园规则怪谈》,它像是一种是文字类游戏,类似于跑团,有大批量的网友同时跟帖进行推理。“怪”这件事情天生就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让我们抛开这个理论再去看一遍这类型作品,会发现他们的吸引力终究来源于强大的逻辑,合理的故事节奏和那些偶尔抛出的爆点。支撑着玩家的喜爱终究是这些。
截至目前也有部分国产恐怖游戏预告片披露,取材鲁迅作品的《人窟日记》;《烟火》制作者的新游《三伏》。
2022年我们也在期盼着更多优秀的国恐游戏出现。希望有一部真正的“中式恐怖”代表作可以做到东方文化的输出。
国产悬疑恐怖游戏优秀,为何国漫悬疑分类却一蹶不振?
《纸嫁衣》这一款国产游戏人气火爆,掀开悬疑恐怖优秀国游新篇章。近些年类似《纸嫁衣》这种恐怖物卜悬疑国游层出不穷,《港诡实录》在某站评分高达9.4分,《烟火》在某站评分高达10分。谁说中国薯蚂睁人写不出吓人的悬疑恐怖剧本?然而《纸嫁衣》、《烟火》和《港诡实录》火了,类似题材的国漫自打《尸兄》之后就一蹶不振,近几年能算得上吓人的也就《秦岭神树》。为什么悬疑恐怖题材的国游和国漫差距巨大呢?下面来详细分析下,如下:
动漫想要吓人,比游戏更难
游戏相较于动漫有一个优点,就是它的代入感比动漫强。玩家在游玩的过程中跟随着主角的视角而体验故事,层层扒开蛛丝马迹抽丝剥茧,他们的思路和主角的思路一致,想主角所想思主角所思,体会主角的恐惧,感受主角的凉意。而且国游在发扬中式恐怖这一方面发挥优秀,中国人看到《纸嫁衣》里的冥婚等因素,会潜移默化地嗅到危险气息,这是西方人理解不了的。
动漫相对游戏更难以给予受众代入感,虽然动画也可以跟随主角的视角变动,但它是一直播放的,游戏遇到特别关键的线索和特别诡异的画面,可以暂停定格。而动画一闪而过的细节,除非观众故意暂停然后一帧一帧去扣细节,不然很难发现其中端倪。游戏想要吓人,只需要观众陪着主角走一个流程,而动画需要延续一种浓厚的氛围,因为游戏可以暂停思考思考,但看动漫还暂停思考的人不多。
国漫的恐怖题材和国游的恐怖题材有区别
悬疑恐怖风格的国漫和同类型的手游,在题材选择上有一定差异。国漫比较青睐丧尸和盗墓题材,追求紧张、新鲜和刺激。国游青睐冥婚和鬼怪题材,追求细思极恐。丧尸和盗墓题材相对于吓人,更倾向于令人紧张,更倾向于令人血气上涌。而冥婚和鬼怪题材,更倾向于吓人,更倾向于令人发颤胆寒。
如果以吓人为恐怖作品的判断标准,比丧尸和盗墓题材更难。丧尸题材已经被好莱坞玩烂了,《尸兄》另辟蹊径走武侠丧尸风才独树一帜,但恐怖程度下滑,热血程度上升。盗墓题材恐怖元素颇多,可《盗墓笔记》和《鬼吹灯》也包含不少刺激冒险情节。动画由于审核剧本等方面的限制,只能多多选择冒险剧情动画化。
《纸嫁衣》改编动画,其实比较难
《纸嫁衣》拥有一个不错的剧本,如果按照它的剧本动画化,它能够带领悬疑国漫崛起吗?其实比较难。第一动漫的审核比游戏要严格,动漫有胸瘦胸有沟封沟,而一些二次元游戏可以用福利为卖点。《纸嫁衣》的剧本改编为国漫,或许要经过删减,而且它没有先例,国漫真没有以这种冥婚为内容的。
《纸嫁衣》难以改编国漫的另一个原因,还在于它除了剧本营造了足够的恐怖氛围,它的美术风数岁格还让它的恐怖度更上一层楼。而游戏的美术风格动画难以复制,因为游戏请原画师画一张原画,价格可比国漫画师画一张原画要高不少。想要完完全全还原《纸嫁衣》的艺术氛围,国漫公司不砸大钱是办不到的。
总结:
《纸嫁衣4》的成功,代表悬疑恐怖国游已经臻于化境,能够稳定产出优秀作品。但国漫里的悬疑恐怖题材,由于动画和游戏的代入程度区别,由于国漫和国游的题材倾向不同,由于国游改编国漫的成本高难度大,因此即便恐怖国游崛起了,国漫还有一段路要走。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